10月10日(多么和谐的数字)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些年WHO的主题也越来越大,感觉已经不太“接地气”了。今年的主题 使所有人的精神健康和福祉成为全球优先事项 已经感觉成为了一个很难接触与“人人都可以为之努力”的事情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精神卫生问题在我这种“重六种”患者面前一点都不陌生。【毕竟在医院呆了快一年】
今天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吐槽一下“精神卫生”这个话题。
Abstract
首先看一下 WHO 对精神卫生(精神健康)的定义
精神健康系指精神健全,能够适当应对生活中的许多压力,实现自身潜力,妥善学习和工作,并且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它是健康和福祉必不可少的要素,强化个人和集体做出决定、建立关系和塑造世界的能力。精神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对个人、社区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精神健康不仅是没有精神障碍。它是复杂连续的过程,每个人有不同体验,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和痛苦,并且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社会结果和临床结局。
精神健康问题包括精神障碍和社会心理残疾,以及与显著痛苦、功能障碍或自我伤害风险相关的其他精神状态。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往往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但也并非一定如此。
WHO-精神卫生:加强防治工作
其实这里面“精神障碍”的定义就够讲几个小时了……并且这个问题还是这个里面现阶段被误解最多的话题了,所以还是过段时间(Maybe 이번 周末,我才不会说明天DDL懒得写了呢
以及上面的一个定义中,出现了精神健康、精神健全、精神障碍、社会心理残疾、心理健康……不得不说这个翻译完了之后变得更晦涩难懂了……尤其是断句不好容易把 社会心理 这个偏正短语理解成并列短语……
这里面我觉得在”精神障碍“之外,更应该被关注的是”精神的非常规体验“。其实这里和今年主题有点像,就是”福祉,Well-being“,但是在我的理解中可能没这么的高级……我觉得其实可以简单定义一下所谓的非常规体验
“一定时间的、感受到或客观存在的无法控制的情绪、认知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源于个体的事件、家庭、环境,也可以来自于集体环境、公众事件、认知偏见,且这个改变没有达到临床对精神障碍的定义或由于环境不会被认为是精神障碍的范畴”
我自己说的(
在上面的这个范围下,精神健康可能就要尽可能的减少非常规体验,包括但是不限于从“人”、“事件”、“环境”等各个方面入手。并且这个定义是”客观存在“而不是”只要我不承认就不存在“。而在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这两年的主题感觉是不是就没有那么的遥不可及了,这些年的主题从“部分人”,“部分事件”跨越到这个整体的环境里,从“帮助一个人”,“帮助一个类型的人”变成“构建环境”或者说“这个环境要改变”。
Discussion
精神障碍的临床定义化科普对现在精神健康发展是及其必要的
在现在的境内环境下,对精神障碍存在“扩大的非临床标签化”和“广泛的无意识污名化”是冲突又统一的问题。
无意识的污名化个人认为包括:对“精神障碍”确诊者可能存在的“不可预测”的恐惧而导致的“排斥“,以及对”精神障碍“存在刻板印象而出现的对精神障碍确诊后“行为、认知能力”的“善意降低期待”。这些行为在行动发出者看来是合理且不带有恶意的,所以针对这样的这样的污名化,解决方法只有增加人们对精神障碍的认知这一种方法。当人们对精神障碍的了解加深后,才有可能解决非故意的、无意识的污名化。
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环境下,“精神障碍”一定程度在人们视野中出现的频率突然增长,同时因为本身“临床心理学”这个学科的一些特性导致很多本身应当定义为“精神障碍”的问题被简单的理解为“心理出现了问题,所以就可以称之为疾病”。从而部分并不符合DSM、ICD、CCMD、精神障碍诊疗规范等临床化指南的“精神非健康的状态”被在临床确诊前的添加上了具有“精神障碍”的标记,而对精神障碍本身的刻板化标签又让一些本来怀疑自己有“精神障碍”的人并不能认识到这是有必要去精神专科就诊的情况,导致延误治疗。而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点依然是进行科学的科普。
精神卫生定义中最开始的一点便是精神障碍相关的内容,而针对于精神障碍,只有越多的人能对其有正确的、科学的认知与了解,才能更好的创造一个良性环境。
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对精神健康服务存在广泛长期的影响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created a global crisis for mental health, fueling short- and long-term stresses and undermin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millions. Estimates put the rise in both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at more than 25%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the pandemic. At the same tim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have been severely disrupted and the treatment gap fo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has widened.
World Mental Health Day 2022: Make mental health & well-being for all a global priority – WHO
根据WHO的数据,COVID-19第一年的时间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的发病比例大幅度上升。而因为疫情导致的全球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压力,以及疫情带来的对诊疗时间、空间的影响,导致精神障碍的医疗服务出现了严重无法满足需求的状态。不同于其他存在明显生理学异常的疾病,大部分精神障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为了医疗服务顺序中优先级偏低的那一部分。而在2022年的今天,疫情问题依然影响着公共卫生健康。同时此次疫情所导致的生活习惯、办公方式、社交距离等改变可能依然会长期存在甚至成为一种新的状况。精神健康服务在这样的状态下可能产生广泛而长期的影响,例如就诊方式、频率的变更,远程诊疗的进一步扩大化使用等。在此前提下,针对一些精神心理的评定量表可能也会出现数据模型的整体改变,存在纸质版权的量表可能会向数字化发展。